秋天的雨再不温柔,也不热烈,它用冰冷冲刷着对上一个季节的记忆。
夏天是下一场雨热一场,秋天是下一场雨冷一场,直至雨化成雪,冬日降临。如果一个秋天从一开始就下雨,很容易形成连阴天,老人说这是“雨下油了。”
就是这样,它一下就是连续好几天,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它只是一直下,就像一个漫无目的的游者,既不着急,也不偷懒。天空始终为阴霾所笼,灰蒙蒙的,就像一张永远睡不醒的脸。与之相对的,地面上黑漆漆的,反出明亮的光,雨点在上面弹奏着一支永不停歇的歌。一些水滩上不时打出水泡和涟漪,周围还可能有一些散乱的落叶。整个布局就是这样的,天上是灰蒙蒙的,带着挥之不去的恹恹之意,地面上是黑漆漆的,永远一副冷峻的神情。伸出手摸摸檐下滴落的雨珠,冷冷的,掌上感受不到一丝的温存。
田里的庄稼接近成熟了,它们望着细雨,露出无奈的样子。它们似乎在说“我们不需要雨了。”狂风暴雨会摧残即将成熟的庄稼,让即将到手的丰收成为泡影。所幸秋天常无大雨,这些雨既不会带来多余的伤害,也不会提供一丁点的帮助,它们非敌非友。庄稼沐浴在雨中,既没有久旱逢甘露的期盼,也没有遭受疾风骤雨的惊惧,就连野草也一样,只是冷冷地、静静地待在雨中,漠视着这一切。
倒是夜间的雨让人又触摸到了厚厚的凄凉。四周漆黑一片,窗前一盏昏灯下,雨点不急不躁地敲砸着地面,几片黄叶从枝头飘落。看到这样的景象,是不是会忆起“孤灯寒照雨、深竹暗浮烟”、“雨中黄叶树、灯下白头人”这样的诗句?再听听那常下不歇的单调的雨声,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浸入,像是往事在向你低声倾诉,我们很自然地想起遗失在其他时空的一些人、一些事。这种情思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被越拉越长。
我常常这样认为,秋天是一个怀念的季节,尽管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冷漠的姿态,但是秋天毕竟是一个成熟的季节,成熟意味着欢庆,欢庆意味着团圆,连月亮都在秋天变得最为迷人,谁能说秋天不是令人留恋的呢。它用冷静诱发人们的怀念之情,引发代代大诗人对月抒怀,更多的是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而不仅仅是“欣莫欣兮春日,悲莫悲兮秋夜”。
无可置疑的是,秋天也是一个失去的季节,曾经的温存、热烈,被秋雨一层层冰去,庄稼被镰刀收起,树叶向枝头告别,连燕子也会留一个空巢给我们,我们的心感受到了一种惯性的失落。其实我们静下来想一想,我们失去了什么呢?热烈和温存,还有浮躁和狂暴,我们失去了一个旧的轮回的高峰,一个必将逝去的繁荣。秋天正是把这些装饰和标记一一滤去,还给我们一个原色的世界。它把曾经的一切打包,然后从容地走向下一个轮回,只留给我们一个淡然的背影。我们到底是失去了什么,还是获得了什么?